几种相似症状的疾病如何辨别


①黑鳃、黄鳃、烂鳃、蓝鳃
    1、由气候突变,水质突变引发的
    2、由寄生虫感染引发,可通过镜检检查。
    3、由病毒性感染引发,要经镜检确诊。
    4、由细菌性感染引起,如弧菌感染,可通过弧菌培养基检测确诊。
    5、由用药不当、重金属等中毒引起的,要通过水质化验确诊。
    6、由营养不良、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,要检测饲料确诊。
    针对以上各种病因,找出发病主要病因,以便对症下药
②对虾红体
    1、应激性红体
病因:由气候变化(如高温多雨、台风、暴雨等)、水质变化、排换水量过大,碰伤等应激诱发对虾应激性红体。
病症:病虾肝胰腺相对较好,壳硬,只表现红须、红尾或和对虾身体稍微发红,属慢性病。
防治:此病症一般不严重。若水质突变,要先改良水质。其次,用“解毒应激VCE”200-250g/亩*米+红糖1-2kg/亩*米混合全池泼洒,或用“中药免疫应激灵”防应激。
    2、细菌性红体病
病症:病虾身体发红,壳硬、肝胰腺变异不明显、附肢有的发红,常伴随有鳃病、肠炎,属慢性病
    3、病毒性红体病
病症:病虾身体发红,有黑斑,软壳,头胸甲与肌肉易分离,肝胰腺变异发肿,甚至糜烂,附肢发红,常伴随有黑鳃、黄鳃、烂鳃、肠炎,属急性病。
③对虾肠炎病
    1、由气候、水质突变诱发的
    2、由细菌感染引起的
    3、由病毒感染引起的
    4、由藻类中毒引起的
    5、由黄曲霉中毒引起的
    6、由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
    对虾肠炎病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并发形成。要多方面分析,对症下药。
④对虾白浊病
    1、由气候、水质突变引起的,即对虾白浊病,白浊部位一般在第二腹节或第三腹节;
    2、由弧菌感染引起,要用弧菌检测培养基确认
    3、由微孢子虫寄生感染,要镜检确认。
    4、由IHHNV病毒或HPV病毒感染引起。
    5、长期轻微缺氧引起:第五腹节发白,尾扇透明度较差。
⑤对虾游塘
   对虾游塘原因复杂,表现症状是对虾沿塘边跑马式不停狂游,若处理不当,会发生重大损失。游塘的原因有:
    1、饲料投喂不足,产生饥饿性游塘。判断方法:有部分对虾沿塘壁来回游动,寻找食物。解决方案:增加投喂量,在饲料中添加“解毒应激vce”10-20g/斤料+“免疫酵母金维”10-20g/斤料并泼洒“速补钙”150-200ml/亩*米+“活力爽”150-200ml/亩*米混合全池泼洒,并适量换水。
    2、底质严重恶化,底部缺氧造成游塘。表现症状:对虾快速狂游,烦躁不安,易受惊吓。此时应检查池底,化验水质。溶解氧、亚硝酸盐、氨氮含量是否超标。解决方案:加水30公分,同时施用“降解安”500-1000g亩*米+“六效底康”250-500g亩*米全池干撒,若情况严重再酌情增加“降解安”用量。对虾沉下后,“改水解毒灵”再用“底优二代”、“底复康”、“速效底安”等底质改良剂处理底质,增开增氧机,并泼洒“浓缩EM6原液”或“EM菌王” “EM调水王”或“活菌王”,改善水质。
    3、习性性游塘,每逢初一或十五,月圆月缺,潮涨潮落时,对虾会随潮汐的变化规律而活动频繁。这种游塘不很强烈,但吃食量明显减少,1-2天可恢复正常。解决方案:泼洒“应激离子钙”150-200ml/亩丶米+“解毒应激VCE”250-500g/亩*米或“离子黄金钙” 250-500g/亩*米+“速补钙” 150-200ml/亩*米或直接干撒“速溶维D钙” 250-500g/亩*米。可促进对虾脱壳,脱壳后恢复正常。
    4、寄生虫引起的游塘。对虾离群独游,游动缓慢,反应迟钝,白天、晚上均有发现,摄食明显减少。应对措施详见“寄生虫病”。
    5、由于环境(气候、水质)突变或感染病症,产生强烈不适,引起应激性游塘。解决方案:提高水位,泼洒“活力爽”200-250ml/亩*米+“解毒应激vce”200-500g/亩*米,同时干撒“降解安”500-1000g/亩*米;第二天泼洒““解毒绿水王”或“解毒应激宁” 0.5-1L/亩*米+“速补钙”或“应激离子钙”100-250ml/亩*米,并采取防病措施,预防病害发生。

闽ICP备17016981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