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蛙腹水病的防治

牛蛙腹水病的防治
 
 
牛蛙腹水病的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,被感染的牛蛙腹部有大量腹水,腹部和腿部肿大。此病主要危害成蛙,发病率高达50%,流行于夏季,尤其当饲养管理不善、环境恶化,更容易爆发。下面为大家介绍牛蛙腹水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。

 
一、症状
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。疾病严重时,病蛙四肢无力,厌食,腹部膨大,有大量  淡黄色或红色腹水,肠、胃壁充血发炎,部分病蛙的肝脏肿大。

 
      二、诊断
      (1)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。
      (2)确诊需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。
      (3)可采用血清学快速诊断法进行早期诊断。

 
     三、预防措施
     (1)养蛙场地、水体、工具器械及食台进行清扫、消毒。
     (2)严格执行检疫制度,加强饲养管理,投喂营养全面、优质饲料,泼洒有效微生物(高浓缩乳酸菌蛙肠乐,由光合细菌、放线菌类、乳酸菌类和酵母菌等组成),内服蛙用多维+保肝利胆康,持环境优良、稳定,提高蛙体抵抗力。

 
     四、治疗方法
     (1) 全池泼洒纳米金碘0.4PPm,共泼2-3次,每次间隔1-2天。
     (2)同时内服药饲5-7天。恩诺沙星2-3克/kg饲料+护肝健肠解毒液10-20ml/kg饲料+六黄抗病毒多糖液10-20ml/kg饲料。

闽ICP备17016981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