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确认识硫化氢


水体中的硫化氢,主要是养殖池塘中的残饵、粪便、动植物残骸在厌氧型的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分解产生。
一、水体中硫化氢的危害:
     硫化氢是一种臭鸡蛋气味的气体,也是对水生动物毒性很强的物质。当其浓度较高时,也可通过渗透与吸收进入水生动物的组织与血液,与血红蛋白中的铁相结合,降低血液载氧能力,导致水生动物呼吸困难,也表现为缺氧的症状。同时,对水生动物的皮肤和鳃丝粘膜有很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,使组织产生凝血性坏死。一般认为养殖水体中的非离子态硫化氢含量不应高于0.1mg/l,育苗水体不应高于0.05mg/l,最好不检出。
 
鱼类硫化氢中毒症状:鱼鳃呈褐色,鳃盖紧闭,切片出现动脉瘤。鱼血呈巧克力颜色,未死的鱼在水面上游动缓慢。
南美白对虾硫化氢中毒症状:急性中毒为主,大量游塘、跳塘、黑鳃,游泳足和步足先发黄后发黑,严重时出现大量死亡。
河蟹白对虾中毒症状:鳃丝发黑,底板发黑,爪尖先发红后发黑,“颤抖病”,严重时引起大量死亡。
海参硫化氢中毒症状:摇头,肿嘴,瘫软,出现蓝白色斑点,严重时出现化皮,甚至自溶。
二、硫化氢易出现的情况:
(1)多年养殖的池塘,投饵量偏大,淤泥较厚,较黑,且底质酸化的池塘;
(2)水体急性缺氧时,硫化氢会大量出现;
(3)清塘整塘不彻底,或清塘时石灰使用量太小,没有起到碱化氧化的目的;
(4)低气压,阴雨天气环境,台风天气、搅动底泥等发生硫化氢中毒的几率会大很多;
(5)养殖后期易出现,底质恶化越严重,出现概率越大。

三、如何减少、防控硫化氢:
1、清塘时彻底清除池底的淤泥。
2、提高水体的溶氧量。高含量的溶解氧不但可以将氧化为无毒的物质,还可以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繁殖,从而抑制硫化氢的产生。因此,可以从加强培养有益藻类,开动增氧机,遍洒增氧剂等方面强化增氧。
3、调节水体pH值。pH值越低,发生硫化氢中毒的机会越高,但如果pH值偏高,超出正常范围,分子氨的毒性也增大,所以一定要将pH值控制在7.5-8.5左右为宜。
4、在高硫燃煤地区要尽量避免雨水及地下泉水进入养殖池塘,因这样的水含硫酸盐较多,容易产生大量硫化氢。

四、池塘硫化氢过高时,可采取下面具体方法:
 1、定期使用“底菌净”或“过氧底霸”等进行底质改良。
 2、全池泼洒:“生态水宝”或“亚硝氨净”,降解硫化氢。在水泡较多,淤泥较厚、黑的水区,加量使用“降解安”。
3、建议及时换新水,打开增氧机曝气,并定期挪动增氧机,增加活性污泥数量,减少硫化氢产生。

 4、科学适当地投喂饵料,并在饲料里添加“高稳C”或“解毒应激vce”促进排毒,添加“复方肝胆康”或“保肝利胆康”保护肝脏,提高水生动物解毒能力。
 

闽ICP备17016981号-1